王蛇

山东青岛探索实践动物多样性公益保护的青

发布时间:2022/12/23 17:15:01   

「本文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青岛1月7日电(记者郭树合通讯员白树文)“在野生动物救助站,我一定好好工作,积极参加劳动,关心爱护动物……”近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内,胡某因猎捕90只国家“三有”保护鸟类,被判处提供义务劳务、以协助饲养和照顾野生动物、打扫笼舍卫生、清理饲养垃圾等劳动方式折抵生态资源损害赔偿费用1.66万元。

 “我从捕鸟人变成了护鸟人”

胡某就在短短40天内,通过鱼竿架网的方法,猎捕了包括红胁绣眼鸟、金翅雀、黑尾蜡嘴雀等国家“三有”保护鸟类90只。面对赔偿,胡某年近五十仍独身一人,且无固定收入,无力负担公益诉讼赔偿金,判决结果将沦为一纸空文;面对不断案发的捕杀,崂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刘迪思考的是如何通过个案的办理,减少地区性非法捕鸟的行为。

“他那么喜欢鸟,就让他去养鸟,让他去现身警示!”“劳务代偿”的想法逐渐浮现在刘迪的脑际。考虑到胡某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不仅有非法猎鸟的固定朋友圈,还长期积累了丰富的鸟类知识和饲养经验。检察院和法院迅速达成一致,让胡某为所在社区的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提供义务劳务,以协助饲养和照顾野生动物、打扫笼舍卫生、清理饲养垃圾等劳动方式折抵生态资源损害赔偿费用1.66万元。由此,胡某完成了身份转变,由曾经的捕鸟人变成了如今的护鸟人。

青岛市检察机关坚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并重,劳务代偿制度便是对这一理念的较好探索。侵权行为人通过提供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劳务折抵部分或全部生态环境赔偿费用,在直面千疮百孔的自然生态后,在亲身参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过程中,手中的捕鸟网换成了划破捕鸟网的剪刀,冰冷的赔偿数字变成了温暖的修复行动,“鸟类杀手”变成了“护鸟卫士”。

“请大家不要学我售卖野味”

“判决被告单位赔偿破坏生态行为造成的野生动物损失8.3万元、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90.7万元;承担惩罚性赔偿9.9万元,其中7.4万元限期缴纳,2.4万元以被告指定两人每人提供60日生态环境公益劳动的方式承担。”年1月29日,经青岛市检察院提起公诉,青岛市人民法院对崂山区某中心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宣判。

该中心是青岛市崂山区一家高档会所,不完全对外开放,餐桌上可以品尝穿山甲、熊掌、大王蛇等野味菜品,这里的消费水平普通百姓想象不到,一桌10万元的餐费比比皆是。这个会所被判决赔偿近百万余元的生态资源损失,经营者现身说法,希望业界同仁以此为戒、守法经营、拒售野味。

年3月,由青岛市检察机关组织,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司法局全程参与的青岛市野生动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宣传活动召开。除了涉案酒店的负责人,还有辖区35家规模较大的酒店负责人参加。这次宣传活动同时标志着某会所侵害野生动物民事公益诉讼案生效裁判正式进入执行环节。在这次宣传活动上,酒店负责人先是现场宣读了悔过书,然后在检察机关等见证下,开始第一次公益劳动,向5家酒店实地送达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宣传材料,并以身说法宣讲生态保护,倡议守法经营。

青岛市检法在合力办理一系列案件基础上,会签了《关于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劳务代偿工作的暂行办法》,明确了协执单位选定、劳务代偿方式、工时、期限等具体问题,避免流于形式,为劳务代偿探索提供了“青岛样本”。

“我还活着挺舒适”

年,青岛森林野生动物园陆续迎来新的成员——七个种类共16只野生动物,由青岛市公安机关查获后寄养在此。

苏卡达陆龟、豹纹陆龟等陆龟需要生活在特定的恒温箱里,有模拟日光的照射,为防止外壳龟裂需经常涂抹橄榄油;黄边锥尾鹦鹉俗称“小太阳”,满身色彩鲜艳,有大大的嗓门、长长的尾巴和挑食的习惯;薮猫原本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现已在动物园有了雄性伴侣,每天需要吃g的牛肉和两个小时的优雅漫步;画眉鸟刚来动物园的时候体质很差,通过进食两个月的自制精粮、熟鸡蛋黄和面包虫,现已每天在新的园舍内引吭高歌……这些野生动物无疑都经历过生死一线,从违法的狩猎者、出售者和收购者手中死里逃生。

因野生动物资源的特殊性,青岛市检察机关把对涉案动物的救助与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提供及时全面的司法救济。在诉讼阶段,重视活体野生动物在脱离自然生态环境期间造成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价值缺失,明确活体野生动物因救助、寄养、放生等产生的费用,将上述费用一并作为诉讼请求。

在审判阶段,检察机关联合审判机关将收缴的野生动物损害赔偿金部分以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补贴形式发还给野生动物救助机构,明确款项用于涉案动物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对款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判决后,检察机关持续跟进涉案野生动物活体救助和保护工作,经过治疗救助和技能训练,对具备放生条件的野生动物,联合相关部门予以放生,建立起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绿色机制,更好地践行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于收缴的野生动物死体,因无明确规定,目前的处理方式多为公安机关冷冻保存。对于体态、外貌完整且珍贵、濒危的死体野生动物,青岛市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探索制作成野生动物标本,以供科学研究、自然教育和科普宣传等。

 “欢迎回家”

青岛市两河流入海口形成了百余亩滩涂湿地,这里芦苇成片,鱼虾成群,候鸟种类不下种,还有大约60种留鸟,有白鹭、苍鹭、豆雁、海鸥、翠鸟、赤麻鸭、绿头鸭、弯嘴滨鹬等十几种珍稀水鸟在此活动生存,生态物种多样,生态环境优美。青岛市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和野生动物救助协会,于年在此设置了青岛市第一个湿地鸟类监测站。

年5月,青岛市崂山区检察院分别向属地四家行政机关或单位发出督促履行恢复湿地属性、建立湿地保护名录职责的检察建议。行政机关组织专家论证后认为,涉案区域未在年国家湿地名录内,在否定湿地属性的情况下按照就地绿化原则进行治理。年10月,青岛市检察院提办该案,经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多名湿地专家现场勘验并出具书面意见,确认涉案区域湿地属性并提出修复建议。年1月,青岛市检察院向湿地所在地政府发出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督促按照湿地保护要求协调所属部门修复湿地生态。

年11月,大河东湿地全部生态修复工程结束,同年12月,青岛市检察机关组织评估修复效果的听证会,并在中国检察听证网上进行了直播,专家评估认为,现场水系打通,补种的湿地植物水草初步成片,水中已有鱼虾再次孵化,湿地功能得到初步恢复。

 “平方公里全年禁猎”

“禁猎区,是非法狩猎者的禁区,却是鸟儿们的天堂。我们巡查一天,没发现一张捕鸟网。看着鸟儿自由飞翔,真好!”巡山员小张对青岛市检察机关推动划定禁猎区连连点赞。

青岛作为世界鸟类迁徙的八大路线之一,每年都迎来大批量的境外候鸟过境。

年疫情之初,青岛市还没有划定禁猎区,而非禁猎区非法狩猎上刑要求数量达到20只以上,导致部分非法捕猎行为未纳入刑事处罚。非法狩猎者的“猎奇心理”和“擦边球做法”,使非法狩猎行为屡禁不止,部分野生动物流入消费市场,带来“舌尖上的隐患”。

检察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在禁猎区非法狩猎,数量达到标准,或使用禁用工具、禁用方法,三者居其一,均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划定为禁猎区后就可以由单纯的结果追责变成结果追责或行为追责并用,可以加大侵权人的违法成本,提升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

年9月,青岛市检察机关向青岛市林业局发出检察官告知函,督促依法履职,在大批量候鸟过境前完成禁猎区划定工作。

其后,依托青岛市检察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衔接转化协同监督的工作办法,由青岛市政协委员把检察监督事项转化成为了一份紧急政协委员提案,禁猎区划定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年10月21日,青岛市政府相关会议正式研究通过划定全市行政区域为禁猎区的议题。

年11月3日,禁猎区通告正式发布,全年、全域禁猎,为期五年,为全市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守护生物美好永远在路上”

“筑牢野生动物保护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宣传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守护生物美好,永远在路上。”青岛市即墨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房振英对记者说。

近年来,青岛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诉前检察建议、诉前磋商等制度特色,在不启动诉讼程序的前提下,针对行政机关在查获犯罪、市场监管、运输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监管缺位、监管不力、职责不清问题,通过检察建议的形式,厘清职责分工,堵塞履职漏洞,推动行政监管制度与行政执法方式完善。

在此基础上,全市检察机关同时将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促成当地多部门联合生物资源保护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形成生态优先、统筹协调、严格监管、社会共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社会大格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6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