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蛇 >> 王蛇的天敌 >> 华南地区捕食蛇历史或达6000年左江流
古骆越民族的流风遗韵,在花山岩画中显露出冰山一角,已经震惊世人。但更多更久远的骆越文化遗迹,仍埋藏在土地之下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上刊文,发表了广西左江流域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提示,华南地区人类猎食蛇类的历史可上溯至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史前蛇类遗存
在广西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中,雄伟绮丽的左江蜿蜒流淌,千百年来哺育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研究人员对左江流域距今约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发现的蛇骨进行形态学研究,鉴定出缅甸蟒、眼镜王蛇和百花锦蛇三种蛇类。其中最大的一段缅甸蟒中段脊椎骨所代表的个体,全长至少4.58米,超过《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国内最大记录(全长3.56米)。
在“宝剑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到的动物遗骨。本文图片均为杨清平提供
这项研究成果的原始依据,来自广西左江流域考古调查的发现。该项发现除了具有历史生物学意义之外,更具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主持这项调查工作的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杨清平教授介绍,至年,调查团队在左江流域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这些蛇骨就与古人食用后丢弃的贝类混杂在一起。
“从出土蛇骨表面的烧灼痕迹分析,左江流域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捕食蛇类的生活方式,这一发现将该区域人类捕食蛇类的历史推到了距今至年前。”杨清平表示,本次发现为新石器时代的动物考古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揭示了该时期中国南方人的生存状况。
重要成果:提出“宝剑山文化”概念
近年来,依据考古调查材料进行研究论证得到的新成果纷纷涌现,不断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添加着新的元素。
年到年间,杨清平担任“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崇左边境考古调查”等专项课题负责人,带领调查团队,复核或新发现了多处古文化遗址,获得了大批珍贵资料,为推进左江花山岩画成功申遗和广西边境考古作出了重要贡献。
杨清平(中)与队友在考古发掘现场。
年,杨清平编著的大型考古专题报告《广西左江花山考古(—)》出版,内容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各个阶段的材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宝剑山文化”的概念。
“宝剑山文化”以宝剑山A洞遗址一期为代表,分布在左江上游,包含无名山一期、舍巴遗址一二期、宝剑山A洞遗址一期、大湾遗址、根村遗址等。该文化具有以下典型特点:遗址堆积基本一致,为大量的水陆生螺壳堆积;遗物以砾石石器为主,有一定数量的蚌器存在,锯齿刃蚌器独具特色;墓葬均为屈肢葬;经济生活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年代上也基本相同,距今约至年。
杨清平介绍,宝剑山遗址的贝丘遗存,与广西其他地方发现的贝丘遗址在文化面貌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区别也很明显,这反映了一种地域特征比较明显的古代考古学文化,填补了广西史前考古文化序列时空框架中左江流域的区域空白。
崇左边境考古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三江口庭城遗址,这是该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汉代城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左江流域如何接受汉王朝的管理,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崇山峻岭中,考古田野调查工作十分艰辛。
意义非凡,延伸了广西历史轴线
左江流域考古发现为申遗文本的编制提供了可靠而宝贵的依据,为推进左江花山岩画申遗作出了贡献。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考古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左江流域古代遗址的分布状况、文化内涵、文化发展序列等具有重要价值。
杨清平认为,左江流域考古遗存众多,类型丰富,特性也十分明显,很多发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的文化遗址和遗物显示,史前时期左江流域已经出现了较为繁荣的人类聚集。研究发现,左江流域的古代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这些文化与周边地区的考古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宝剑山A洞遗址的人骨中提取到了距今年左右的古代人类DNA,其中就包含了来自东南亚和平文化人类和来自中国岭北地区古人类的基因,这说明当时的人类基因交换已经很频繁了。可以这样说,左江流域的古代先民是在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才创造出了自己光辉灿烂的文化。
杨清平表示,左江流域、崇左边境考古调查,进一步延伸了广西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地域历史信度,丰富了地方历史内涵,进一步以实物资料向全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崇左乃至广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进程,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