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蛇 >> 王蛇的形状 >> 蛇最怕什么人在野外遇到蛇该怎么办科学猎
年,德国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给6个月大的婴儿看不同的动物图片发现,婴儿在看到蛇、蜘蛛等图片时,有明显的瞳孔放大的反应,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人们对蛇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通过后天形成的。而造成这个“本能恐惧”的原因可能与我们祖先曾经见识过太多毒蛇的死亡威胁有关。那么,问题来了,人害怕蛇,那蛇害怕什么呢?在野外遇到蛇时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有意思的问题。(由于许多小伙伴对真蛇图片会感到不适,所以下文中的配图我们用卡通图)
蛇怕什么?
蛇是蛇目下多种爬行动物的统称,在整个蛇目下,有小到6厘米的钩盲蛇,有大到7.5米的亚马逊森蚺和网纹蟒,由于不同蛇的体型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蛇的分布很广,所以,它们害怕的东西也不一样。既然这样,我们不妨以体型和毒性将蛇分类,再选几种有代表性的蛇,(毒蛇我们选毒性最强的、体型最小的我们选钩盲蛇,体型最大的我们选亚马逊森蚺)来看一下它们最怕什么?
首先,虽然大多数人都怕蛇,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所有的蛇都怕人,无论大小、有无毒性,因为人有各种工具,只要有利益,人甚至可以单杀蟒、蚺,因此,人是蛇最怕的动物。那么除了人不同蛇最怕什么呢?
第一:最毒的蛇
毒蛇的毒性强弱通常是用对小白鼠采取皮下注射毒液的方式得出的,毒液能够杀死一半以上的小白鼠所需的最小剂量,就是它的半数致死量(LD50),LD50的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数值越接近于0,毒性越强。根据科学家们对已知的毒蛇的测定发现,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眼镜蛇科太攀蛇属下的内陆太攀蛇,它的LD50数值为0.mg/kg,排名第二的是杜氏剑尾海蛇,它的LD50数值为0.mg/kg,排名第三的为东部拟眼镜蛇,其LD50数值为0.mg/kg。(以上数值均为皮下注射的数值,大家在看LD50数值时要注意注射的方式,因为腹腔注射的效果要比皮下注射更好,也就是说腹腔注射的LD50数值会更小,但是皮下注射才是最接近毒蛇自然咬伤的方式。下图为著名的爬虫学家broad于年发表的关于毒蛇毒性的研究,其中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为内陆太攀蛇和东部拟眼镜蛇,因为当时并没有对海蛇进行毒性测试)
内陆太攀蛇是生活在澳洲中部干旱地区的一种毒蛇,根据其单次排毒量以及LD50算,它的一口毒液就能毒死至少位成年健康男子。但是尽管如此,内陆太攀蛇在澳洲也是有天敌的。
在悉尼奥运会上,有一种鸟被当做吉祥物,它就是笑翠鸟。笑翠鸟是澳洲的代表性鸟类之一,它们体型中等,体长平均在45厘米左右。笑翠鸟比较大的特点有两个:第一是能够发出像人狂笑一样的叫声;第二是它有着一个尖长的喙,长度平均在9厘米左右。
作为一种肉食性鸟类,笑翠鸟几乎是澳洲大多数蛇类的天敌,其中就包括内陆太攀蛇,这是因为内陆太攀蛇的毒性虽然强,但是它咬不透笑翠鸟厚厚的羽毛,而且笑翠鸟的爪子非常锋利还有角质层覆盖,内陆太攀蛇也拿它没办法,所以遇到笑翠鸟,内陆太攀蛇只有被爪子按住,喙啄死的下场。因此,最毒的蛇最怕的就是笑翠鸟。
第二:最小的蛇
现存世界上最小的蛇就是钩盲蛇,它成年后最短6厘米左右,最长17厘米左右,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大陆上,是一种非常擅长在地面挖洞而居的蛇类,由于体型小,又喜欢栖息在潮湿的土壤中,所以钩盲蛇会被人误以为是大一点的蚯蚓。
由于长期的地下生活,钩盲蛇的双眼已经严重退化,退化到只能感受光线强弱(分辨白天黑夜),无法成像的地步。钩盲蛇主要以蚁类为食,它们非常喜欢在蚁类的巢穴中休息,饿了就吃点蚂蚁、白蚁之类的。由于身上有着密集、细小但坚硬的鳞片,所以蚁类只能眼睁睁看着天敌在自己的巢穴内休息,毫无办法。
虽然钩盲蛇体型小且无毒,但是其类似于蚯蚓的栖息方式也让它避开了大部分陆地上的天敌,因此,钩盲蛇的天敌非常少,如果非要找一种的话那就是野猪等杂食性动物了,因为野猪擅长拱土,会将土壤下的钩盲蛇拱出来,然后吃掉。虽然为了防御,钩盲蛇尾部演化出了一个可以用于攻击的角质刺,但对于皮糙肉厚的野猪来说,无异于挠痒。
因此,最小的蛇钩盲蛇最怕的动物就是野猪。
第三:最大的蛇
现存最大的蛇有两种:亚马逊森蚺和网纹蟒,这两种蛇一种在蚺科下,一种在蟒科下,它俩之所以不分伯仲,是因为亚马逊森蚺是世界上最重的蛇,而网纹蟒是现存最长的蛇,以目前的有效记录看,已知的最大的亚马逊森蚺体长7米,体重为千克,而已知的最大的网纹蟒体长为7.5米,体重为千克。
亚马逊森蚺仅分布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它们有着强大的气味探测器(蛇信),还有着颊窝,这是它的热成像系统,能够分析对方的大体的体型,因此,想要悄无声息的接近它们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这样,成年的亚马逊森蚺是没有天敌的,至于凯门鳄、美洲豹也只能是对幼年或者亚成年的森蚺下手。因此,成年的亚马逊森蚺是没有害怕的东西的。(下图为网上盛传的亚马逊森蚺的卫星图,但实际为P图)
人遇到蛇该怎么办?
在上面我们就说过,蛇其实是怕人的,无论是毒蛇还是无毒蛇类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地面震动的幅度(人靠近时),或者通过颊窝(热成像,这是蝮蛇亚科以及蟒、蚺独有的器官,其他蛇类没有)或者是蛇信来分析,因此,通常人不等靠近蛇,蛇就逃走了。
但是,如果是在繁殖期或者是人靠近了蛇的巢穴亦或者蛇无路可逃时,蛇会被激怒,从而表现出主动的攻击性。此时,人该如何的应对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说:
第一种:中小型蛇类。中小型蛇类通常是指3米以下的蛇,这类蛇被激怒后,由于许多人不清楚是否是毒蛇以及毒性如此,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对蛇,然后慢慢的向后退,这种体型下的蛇是不会贸然的追赶的,当人退出其警戒范围后,它们也会转身离去。
第二种:大型蛇类。大型的蛇类,如眼镜王蛇、蟒、蚺,它们在被激怒后是有主动攻击性,而且可能会追赶人的。不过,我们可以利用速度的优势,因为蛇的移动速度并不快,在蛇界,速度最快的飞蛇,其速度也只有13公里每小时左右的速度,大型的蛇类移动速度更慢,而正常人的奔跑速度在18公里每小时以上,短距离冲刺的速度可达30公里每小时,所以人遇到蛇要主动的攻击,转身就跑是最好的办法,毕竟比速度,蛇不行,比耐力,蛇更是差得远。
总结
蛇的种类非常的多,不同蛇分布、毒性、体型各有不同,所以不同的蛇害怕的动物不尽相同,不过从整体而言,蛇最怕的是人类,除此之外,毒蛇比较怕猛禽、小型蛇比较怕杂食性的动物、大型蛇没有害怕的动物。
因此,在遇到蛇时,不同的蛇也有不同的情况,通常遇到小中型的蛇,只需要慢慢后退即可,遇到大型蛇转身就跑最好。至于什么蛇的弱点,就不要考虑了,因为蛇的“七寸”(心脏)、肛门这些部位都需要与蛇搏斗时才能用到,这是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