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蛇

戏说中国的文人这朵奇葩

发布时间:2022/12/2 2:11:20   
治疗白癜风需多少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

搞不懂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会有一个独特的文人阶层,这在世界上大概也是独一无二的吧。

文人生下来的唯一任务就是读书,读书,读死书,死读书,读好多好多的书,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书并不是如今的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而只是圣贤之书,是之乎者也,是满脑袋浆糊。

读完圣贤书,书生们就变得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除了剩下一支笔,一张口,变成一个真正的寄生虫外,其他就什么谋生的手段都不再有了。

文人的人生信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据说圣贤书是教人做圣贤的,而天天之乎者也的秀才们之中却极少出什么圣贤,大多读书人除了迂腐外还是迂腐,除了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是再不认识其他事物的。

所以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了好多书的张生要泡莺莺妹子,还得靠红娘来成全,连这书生中的精英都这么无能,其他的书呆子就更不用说了。

西厢记是中国文人几千年共同的一个绮梦......

中国的古代把孔夫子当成圣贤来崇拜,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悲剧。

孔老夫子自己就葱花烙饼,嘛也不懂,连太阳是扁的还是圆的都分不清,道德也不见得有多高尚,智商也不见得有多高端,行为也不见得有多高雅,可他只因为恰恰契合了统治者的某些需要,就被树成了中国人几千年努力修养的典范,成了一代又一代龙子龙孙梦寐以求的标杆或梦魇。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中国大地有幸产生了那么多思想家军事家艺术家,可后来争来争去,却只剩下了儒家这傻不啦叽的一家独大,只因为皇帝需要这种傻不啦叽的东西来让大家傻不啦叽的给他耍着玩,于是儒家文化就成了中国几千年的精神毒药!

几千年间,中国的读书人都是要匍匐在这位大圣贤的脚下的......

中国封建时代有个独一无二的名词叫做“状元”。

试想,一个冰雪聪明的小孩儿,从两三岁就失去了玩耍的权力,一天天起早贪黑的背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要记下那些大量的他们根本就不理解的四书五经,什么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针刺骨,大家不觉得这种违背人性的行为是在摧残少年儿童,反而认为这是祖宗坟上冒青烟,这看起来是不是真的有点变态呢?

一百个中国古代的孩子大概只有一个能有读书的权力,而一百个读书的小书生中也大概只有一个能最终成为秀才,而一百个秀才中也大概只有一个才有幸披红挂彩成为状元,打马御姐前,而最后这状元郎却极少能成为真正的国之栋梁,有建树于国家百姓——悲剧不?

千万读书的男人做梦都没干成的好事儿,做状元,当驸马,最后却让一个女孩儿干成了,你说这算不算是被打脸呢?

中国有句老话,叫“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我很怀疑这说不清不是因为兵太蛮横,而是秀才太无能。试想一下,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结果却连一个大兵都弄不过,那你这书不是都白读了吗?谁让你手无缚鸡之力呢?谁让你偏偏遇见兵呢?谁让你遇见不讲理的兵还要试图去说理呢?

尼玛的斧子算啥啊?相不相信劳资我用书本砸死你?

中国古代还有一句老话叫“文人相轻”。为什么文人之间要相轻呢?既然大家都是被四书五经摧残残了的脑残疾,为什么还要你看不起我,我瞧不起你,你阴我阴一起阴呢?

其实,文人相轻,充分反应了文人比一般人更加的心理扭曲,刻薄寡义,心理面阴暗潮湿那是不用说的。

外国的读书人,书读的越多越聪明,越开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书读的越多越愚蠢,越阴狠。

中国古代留下来的笑话中,绝大多数都是讽刺挖苦读书人的,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读书越多越反动的大道理。

想当年,诸葛孔明在东吴舌战群儒,不管历史上有没有其事,但就凭这个故事,也可以让大家充分领略“儒”的那张愚蠢嘴脸了。

为什么会文人相轻呢?因为大家都知道彼此肚子里的那点墨水是腥是臭,哄别人还行,彼此嘛,就呵呵了......

中国的文化遗产中还有个“文言文”。真搞不懂古代的文人们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白话不说,偏偏要之乎者也,天天研究回字有几种写法。

文字本来是为人们相互交流服务的,可一旦上升到回字有多少种写法,那就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阻碍和绝大多数人交流了。

文言文中固然有许多精华,可把这点精华放到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看,也不见得有多么的丰富灿烂。

唐诗宋词固然美好,可流传下来的经典,大多却是朴素无华的诗篇,你越华丽典雅老百姓越看不懂不是吗?

现在许多所谓的文人特喜欢显摆自己的文学素养,写诗一定要引经据典,讲究平平仄仄,讲究词藻华丽,很有点装模特走猫步的范儿,可他们除了让大家觉得他们墨水的确喝了不少,古诗的确背了好多以外,还能给大家留下什么呢?

现在学校让孩子学习一点文言文,本来无可非议。可如今却让小学生天天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笠翁对韵》,是不是有点过了?这大概还是舍不得放弃祖国文化的这块瑰宝吧。其实除了那些真正对古文化有兴趣的孩子外,把其他的文言文中捡一些真正的精华直接翻译过来,让学生们读上一读,以节省下大量的搞懂回字几种写法的时间,也不错啊。

当教育变成一种折磨时,不知还有多少孩子会觉得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一种精华?

当下中国的文人阶层普遍的存在一种迂腐的气息。知识是有的,见识就不见得有了;所谓的专家学者,说出来的话的水平往往直追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没有最雷,只有更雷,什么幼稚说什么,怎样搞笑怎样说。

文化人的智商并不见得比普通人高多少,他们因为读的书多,所以中的文化毒素也就更多,想的事往往莫名其妙,说的话往往似是而非,大家是切不可句句都当真的。

妖孽,再说我收了你信不信?

听说最近中国出了个什么大作家莫言,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于是全国的文化人面子上一下子都感到了从来不曾有过的荣光。

《红高粱》是很久以前就读过的,那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凡响的地方,除了敢说一些别人不肯说的操蛋话外,想不出有什么更高明的地方。他的其他文学作品没有读过,也没兴趣读,但我相信他的文学成就一定赶不上鲁迅老舍赵树理,估计他的书给《围城》《林海雪原》擦屁股都不配。可他怎么就得奖了呢?外国人操蛋也就算了,可国人跟着瞎起什么哄啊?

听说咱们这块儿这几年还有个写了本《文化苦旅》的余秋雨,这文人文化范儿那是没的说的,在电视上做节目毒舌起来连眼镜王蛇都甘拜下风,可我又搞不懂了,这毒舌和文化苦旅又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在余大文人的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了呢?

文化和苦旅是一家,文人和毒舌是一家,你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天然的联系吗?

如今的文人界又由谁来执幺蛾子呢?韩寒还是郭敬明?是越来越高大上了呢,还是越来越没出息了呢?

不过等到郭敬明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我啊”的哀怨泛起,就真的已经不忍直视了,这哪里还是什么“文人”,这明明是“文娘”啊!从此,让咱们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中国的文人,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4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