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蛇 >> 王蛇的习性 >> 蛇獴为什么是毒蛇最大的天敌毒蛇的天敌还有
一位养蛇20多年的老人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眼镜蛇虽然可怕,但在蛇獴面前就是“移动午餐”,它们吃眼镜蛇比吃辣条还轻松。
蛇獴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蒙哥”,要知道在自然界敢称“哥”动物,基本都是狠角色,比如二哥鬣狗和平头哥蜜獾,它们不仅战力强,胆子也非常大。“蒙哥”也是如此,它们是著名的“毒蛇杀手”,见到毒蛇就兴奋,只要有毒蛇在它们面前经过,不管饿不饿,都会上前将其咬死,就像猫见了老鼠那样毫不留情,堪称捕蛇界的“杠把子”。
蛇獴的外表并不出众,它们身体瘦弱、四肢短小,成年后体长只有75厘米,毛色呈现黄褐色或铁灰色,看上去很像黄鼠狼。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和丛林中,在我国的云南、广东、福建等地也有分布,还是二级保护动物,不得随意伤害。蛇獴的主要猎物是眼镜蛇,有时也会捕食一些田鼠、青蛙和蜥蜴等小型动物来打打牙祭,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甚至连4米长的王蛇都敢杀,战力极其强大。
蛇獴是如何捕蛇的?1.依靠灵敏的身形,不断消耗毒蛇的体力蛇獴身形矮小、动作敏捷,躲闪能力极强,因此它们捕蛇从来不靠硬斗,而是靠“智取”,或者说是消耗,通过不停的移动消耗毒蛇的体力,等毒蛇露出破绽后,在一招制敌。它们在捕食毒蛇时,首先使用“死亡之舞”来试探毒蛇,简单说就是在毒蛇身边不断跳来跳去,利用灵活的步伐,将眼镜蛇玩弄于股掌之中。这时毒蛇为了自保,只能不断向蛇獴发起攻击,但蛇獴的反应实在太迅速了,毒蛇的攻击根本没有效果,只能让自己越来越累,最终命丧与蛇獴之手。
2.依靠丰富的战斗经验,将毒蛇一击毙命蛇獴的攻击力极强,爪子非常有力,可以死死抓住毒蛇的鳞片,让毒蛇无法挣脱,它们的牙齿也锋利无比,一击就能咬断毒蛇的脑袋,杀伤力极其恐怖。最重要的是,蛇獴的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它们能轻松找到毒蛇的七寸,然后通过身法摸到毒蛇的身后,出其不意地咬住它们的要害,从而一击毙命。不仅如此,蛇獴还是一种群居型动物,在遇到大型的毒蛇时,还会使用群殴战术,所以就算是眼镜王蛇在蛇獴前面也不过是一份“移动午餐”。
3.依靠强大的防御力,让毒蛇无可奈何地球上共有3种最不怕毒蛇的生物,蛇獴排在第一位,抗毒能力比蜜獾还强,无论神经毒素还是血液毒素都无法杀死它们,可以说是“百毒不侵”。因为蛇獴的血液中有很强的抗毒因子,能够稀释蛇毒,让蛇毒无法与蛇獴的血液进行反应,从而抵御毒液对身体的影响,这让毒蛇毫无办法。除此之外,蛇獴的皮肤也很厚,而且毛发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竖起来,对身体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让毒蛇的牙齿根本无法刺穿。
4.依靠强大的感知力,让毒蛇无处遁形蛇獴的感知力也很出色,它们的听力十分灵敏,可以轻松听到米外的脚步声,嗅觉也很发达,据说比猎犬还强,能轻松闻到藏在土壤中的毒蛇,然后挖开土壤将毒蛇击杀。如此强大的感知力,让蛇獴拥有了无与伦比的追踪能力,只要是被它们盯上的猎物,无论逃到哪里,也逃不出蛇獴的手掌心。有意思的是,蛇獴不仅可以在陆地上捕蛇,还能爬到树上捕蛇,它们尖尖的爪子和长长的尾巴是爬树的神器,所以就算毒蛇躲在树冠上,也难免一死。
蛇类还有哪些天敌?1.食蛇蛙
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凶猛动物,成年后体重可达3-5斤,它们视觉敏锐、弹跳有力,战斗力极其强悍,连体长80厘米毒蛇也能捕食。
它们拥有一身一身花纹斑驳的老虎皮,看上去威风凛凛,而且身体具有极强的抗毒性,普通的毒蛇根本无法伤害它们,是毒蛇的天敌。
2.猫鼬这是一种体型很小的哺乳动物,又称狐猿,成年后体长不到60厘米,喜欢栖息在气候干旱的地区,一般都是群居生活,族群数量最多可达40只。它们主要以昆虫和小型毒蛇为食,捕食技巧和蛇獴很像,但战斗力不如蛇獴,而且它们体内也有很强的蛇毒抗体,即使被黑曼巴咬伤也不会毙命。
3.犀鸟地球上共有45种犀鸟,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它们体型巨大,其中嘴巴就占了身长的30%,头上还长着一个铜盔状的突起,看起来非常不好惹。它们虽然是杂食动物,但很喜欢捕食蛇类,无论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都逃不过它们魔掌,因为犀鸟的战斗力十分强悍,一击撕开蛇类的皮肤,堪称“灭蛇大师”。
4.巨蜥巨蜥身材壮硕,趾上有锐爪,背面有黄斑,所以在古代被称为“金龙”,它们体型庞大,成年后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60斤,是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它们性格勇猛、好斗,战斗时会把尾巴当做武器抽打对方,而且遇到蛇类就会凶性大发,不把蛇类击杀决不罢休,是蛇天敌中的天敌。
5.蛇雕这是一种极其凶猛的飞禽,主要以各种蛇类为食,它们体型庞大、战力强悍,爪子极其锋利,就像弯刀一样,可以轻易切开蛇的皮肤,杀伤力极其可怕。不仅如此,蛇雕的腿上还覆盖了大量坚硬的鳞片,就像一片片小型盾牌,能轻松抵御毒牙的进攻,而且还具备强大的空中优势,让蛇类根本无法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