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蛇 >> 王蛇的习性 >> 国博邺城佛像手托香腮思维菩萨
思惟菩萨,以一手托腮、一手抚腿、头略低垂的姿势来表示思惟。关于思惟菩萨的来历,唐玄奘记叙了一.个故事:
古印度有一位婆罗门,辛苦一生老年却落得有家不能归,老婆罗门八十岁顿悟出家。但因为年纪太大,很难记住佛经。老和尚明白自己在世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分秒必争来修行。他从不睡觉休息,坐累了就去散步,散步后又来静坐。无论是走路、散步、吃饭、静坐,脑子里不停地思想着佛经佛法。他坚持苦修苦思了三年,对于佛法终于融会贯通。由于他经常低头紧锁双眉思考问题,所以被称之为“思惟菩萨”。
国家博物馆曾经就邺城出土的造像举办过一个叫“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的专题展览展出的造型从北魏一直到唐。在东魏的时候,思惟菩萨作为主尊开始出现,为邺城造像题材增添了新内容。
东魏、北齐的思惟菩萨,不是八十岁的老者形象,都是面容轻松、容貌俊朗的年轻人。他们坐姿为一足垂下、一足屈盘其上的“半跏坐”;并一手托腮,一手抚腿,上身微微前倾,头略低垂。完全不像玄奘故事里讲的那种苦修,表现出的是一种轻闲悠然、洒脱自在的状态。
东魏思惟菩萨。这尊菩萨双臂皆残,背光亦残。还有,就是底座。铭牌上说是三只正面蹲踞状的狮子,怎么看着更像眼镜王蛇呢?
造像虽然有残,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初雕琢工艺的细腻,菩萨面容的和善。
东魏思惟菩萨。背屏样式属于早期龙树背屏形式。
菩萨“手托香腮”的造型挺美的哈!
菩萨食指轻触面颊,颔首沉思。
东魏思惟菩萨。这尊思惟菩萨造型相对简单,菩萨头戴宝冠,动作为思惟菩萨的“标准”形式。
北齐思惟五尊像。思惟菩萨是主尊,胁侍弟子和菩萨分立两侧。
此像是北齐时期的代表作,菩萨的装饰简洁,裙裳贴体。
雕琢造像用的白石质地很好。
北齐思惟五尊像。这尊和之前的很像。区别要仔细看:前一尊的菩萨头戴的是三叶冠,这个是花冠;飞天捧的东西不一样,这尊捧的是绳子。
思惟菩萨面容圆润,双目俯视。
主尊两侧站立的菩萨和弟子。
北齐双思惟菩萨像。
胁侍菩萨立于两侧。背屏也是龙树背屏。
两尊思惟菩萨还是挺少见的,菩萨姿态如镜面对称。可惜,一尊菩萨托腮的手臂残了。
除了另一尊菩萨的手臂和背屏的一小块残了,这尊保存得还算好。
一尊菩萨是一份可爱,两尊就是双份可爱!
北齐坐佛五尊像。这是一双面造像,正面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背屏式造像,背面是思维菩萨。
背面中间为思维菩萨,两侧为站立的螺髻菩萨。
推荐相关阅读:
国博邺城佛像:传统福相交脚弥勒
国博邺城佛像:可爱小和尚
国博元代陶瓷展:展出的实用器和供器中,有几件是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