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蛇 >> 王蛇的习性 >> 蛇都是晚上出来捕食的吗不,不同的蛇差异很
现存的蛇有超过种不同的种类,除了南北极外,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蛇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如论是高纬度还是低纬度,热带还是寒带地区均有分布。不同地区的蛇习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蛇都是昼伏夜出的,相反的,大部分的蛇都是昼出夜伏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决定蛇习性的关键因素是哪些?
为什么大部分的蛇都是昼出夜伏的?
昼出夜伏简单的说就是活动和捕猎都是在白天完成的,在现存的所有蛇当中,超过80%的蛇都有着昼出夜伏的习惯。那么,决定蛇昼出夜伏习性有哪些因素呢?有以下四点。
01温度调节系统
蛇是典型的“冷血动物”,所谓的冷血动物其实就是指那些自身无法调节体温的动物,它们没有体温调节系统,所以温度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生活在沙漠、寒带、亚寒带地区的蛇,夜晚的温度过低,它们的身体灵活度会大大的降低,不利于它们的生存,因此,晚上它们会躲在洞里,到了白天,太阳出来后,它们再出来晒太阳和捕猎。
比如眼镜王蛇主要栖息在海拔-米的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它是典型的昼出夜伏的蛇。
02食性
众所周知,老鼠的天敌之一就是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蛇都主要以老鼠为食,大多数的无毒蛇是以昆虫、鸟类等为食的,它们的食物大都是白天活动的。而且像一些以其他蛇类为食的蛇,通常也是白天活动的,毕竟大部分的蛇是白天活动的。因此,食性也是它们习惯昼出夜伏的主要原因。
03视力
不同的蛇锁定目标的方式不同,有许多蛇是靠眼睛来寻找目标的,比如长鼻树蛇。这一类的蛇视力较好,所以在光线比较强的白天,更有利于它们寻找猎物。
所以,视力好也是许多蛇类选择昼出夜伏的原因之一。
(长鼻树蛇)哪些蛇属于昼伏夜出的?为什么?
蛇的种类超过了种,不同的蛇习性也不相同,既然有昼出夜伏的蛇,当然也会有昼伏夜出的蛇。下面我们简单的来说几种昼伏夜出的蛇。
01矛头蝮蛇
矛头蝮蛇是中南美洲常见的一种剧毒蛇类,它是典型的昼伏夜出蛇类之一(栖息在高海拔地区的除外)。矛头蝮选择昼伏夜出有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它怕强光,第二个就是它的食物以蛙类、啮齿类动物为主,而这些动物大都是傍晚才开始活动的。第三个就是蝮蛇的视力很差,它们锁定猎物靠的是“红外定位器”,也称“热眼”,要想热眼能够发挥最大的功能,环境温度就不能太高,而白天大都比晚上气温要高,所以,这也是矛头蝮选择昼伏夜出的原因之一。
02金、银环蛇
金环蛇和银环蛇是我国常见的毒蛇,它们也是典型的昼伏夜出蛇类。而它们选择昼伏夜出最大的原因就是,它们与矛头蝮一样,都是怕强光的。因此,在白天,金银环蛇都是将身体盘踞起来,然后把头藏于身下,以此来避免强光。
当然,除了昼伏夜出、昼出夜伏的蛇外,还有些蛇属于日夜都可以活动的蛇,比如黑曼巴蛇、加蓬咝蝰等等。它们之所以能够日夜都可以活动原因是这些蛇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昼夜温差较小,温度较高。
(加蓬咝蝰)总结
总的来说,蛇的活动习性分为三种-昼伏夜出、昼出夜伏、日夜均可,而决定它们习性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环境温度变化、猎物的活动时间、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以及锁定猎物的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