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蛇

抓蛇驱蛇放蛇4月以来十堰消防接到80

发布时间:2022/9/12 19:20:48   

惊蛰过后,天气逐渐转暖,冬眠的蛇类陆续苏醒,并出现在各种不经意的场所,给市民制造“惊吓”。4月以来,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市民关于抓蛇的求助多达80余次。为了避免这些“不速之客”给市民带来伤害,记者请消防、野保、医生等,就抓蛇、驱蛇、放蛇以及被蛇咬伤等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希望对市民有所帮助。

4月以来,我市消防员化身“法海”频收蛇

5月8日17时20分许,丹江口市人民路消防救援站接到市民求助,称该市环城路中石化家属楼一独居老人家里有条蛇。随后,消防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处置。消防人员将周边群众疏散后,使用专业工具将蛇抓住并放生野外。

8日17时许,张湾区夏家店一居民在家休息时,突然发现客厅沙发底下有条大花蛇,吓得立即报警。张湾消防赶到现场后,利用抓蛇器迅速将蛇捕获后放进袋子。这是条菜花蛇,1米多长,攻击性较强。随后,消防员将蛇放生野外。

7日,郧阳区城关镇一居民发现一条大蛇盘踞在自家大门口,嘴里不时吐着信子,吓得家中老人、小孩都不敢回家,只得报警求助。郧阳区消防人员到场使用专业工具将蛇抓住,后送至野外放生。

4月27日18时许,市二中学校食堂惊现一条蛇,师生立即拨打求助。张湾区消防抵达现场时,约1米长的蛇已爬到楼顶房梁上,吓得路过的师生纷纷绕行。消防员仔细观察好最佳抓捕位置后,使用专用工具,不到一分钟便将蛇捕获,随后放归大自然。

据市消防救援支队一线消防员介绍,每年4至10月是“蛇出没”的高峰期,最多时,我市消防一天接到20余次抓蛇求助。有一次,在一个地方就抓住5条蛇。消防员笑称,每年夏天,他们都变身“法海”,到处收蛇。

我市常见的蛇有20多种

每次在消防员抓蛇现场,市民都很好奇抓的是什么蛇?有没有毒?

据市野保站站长雷波介绍,我市常见的蛇有20多种。常见的无毒蛇有黑眉锦蛇、王锦蛇、玉斑锦蛇、乌梢蛇、赤链蛇等。常见的毒蛇有短尾蝮蛇、尖吻蝮蛇、竹叶青及白头蝰蛇等。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最多的是王锦蛇(无毒)和黑眉锦蛇(微毒)。

王锦蛇俗称菜花蛇,属于游蛇科锦蛇属的蛇类,体大凶猛,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它小型动物。

“这也是很多蛇出现在居民家的原因。”我市消防介绍,居民家一般都有很多食物,这就招来很多老鼠。蛇出洞后,通常跟着老鼠的踪迹,就来到了居民区。

吃蛇会破坏自然生态链

每年夏天,不少喜爱野味的吃货总想尝尝野生的蛇。其实,吃蛇是极不道德的,且有很多坏处。

众所周知,老鼠是四害之一。老鼠不仅会咬坏家具家电,还会传播各种疾病,而蛇是老鼠的天敌。以菜花蛇为例,它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老鼠。

蛇爬到居民家,目的就是捕食老鼠。家里发现蛇,说明老鼠较多。

市野保站工作人员介绍,一条两斤重的菜花蛇,一次能吃3—5只成年老鼠,一周进食一次。如果大量食用野生蛇,就会造成蛇的数量减少,相应地老鼠的数量就会迅速增加,进而破坏自然生态链,造成老鼠泛滥,并进一步诱发连锁反应。

在民间,有很多市民喜欢用活蛇泡酒。其实,如无医生指导,毒蛇泡酒不能乱喝。眼镜蛇、竹叶青等毒性都很大,用它们泡的药酒既不能随意内服也不能外用。蛇毒可渗透进皮肤,影响肾脏功能,有些蛇体内的未知毒性还会危及人的生命。

同时,外地有很多捉蛇泡酒被蛇咬伤甚至咬死的案例。因此,市民不要轻易尝试,以免发生意外。

吃蛇不卫生还违法

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野生蛇寄生虫感染严重,吃鲜蛇肉可能会得曼氏裂头蚴病。

曼氏裂头蚴主要寄生于青蛙、蛇的体内。人感染裂头蚴后,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6—12天。经消化道感染者潜伏期长,多为一至数年。

疾控专家指出,在蛇的皮下、肌肉以及腹腔中有数以千计的寄生虫。特别是非人工饲养的野生蛇更为严重,人们在饮食制作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杀死虫卵和虫体。这种幼虫一旦进入人体,可使人感染裂头蚴病。裂头蚴在人体内随处游走,会导致人眼、皮下、口腔颌面、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等部位的病变,严重者可致眼睛失明、癫痫样发作或肢体瘫痪等。

吃蛇不仅不卫生,还违法。雷波称,蛇类全是保护动物,吃和买卖都是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将会给予法律处罚。

年9月,市政府出台了禁食野生动物的公告,要求市民禁食野生动物,蛇也是其中之一。

雷波呼吁广大市民,不吃蛇肉,做文明市民。

放生蛇一定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

抓住了蛇怎么办?“野外放生。”我市消防人员介绍,一般情况下,他们抓住的蛇都会选择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放生。如果会抓蛇的市民抓住蛇后自己放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要放在人群密集的区域,小蛇、无毒的蛇可以放在人群相对稀少的水域和树林。放生的蛇如果被一些不法分子抓住,就会被贩卖。

大蛇、有毒的蛇一定要放在深山里没有人居住的地方,不要放在居民区附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放生蛇类时一定要戴上防咬手套,以免被蛇咬伤。

发现蛇要正确驱离

虽然许多人害怕蛇,其实多数的蛇主动攻击性并不强,毒蛇也不例外。当然,如果人踩到它们,它们是会奋起反抗的。所以,在野外活动最好用“打草惊蛇”的方式来驱蛇。

如果在家里或野外与蛇不期而遇怎么办?消防人员提醒,无论是在野外还是在家里,遇到蛇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尽量保持一个蛇身或一米的距离,再悄悄地离开危险区域。尽量不要惊扰蛇,不要刻意跑动、震动地面,避免引起蛇的攻击。必要时,拨打求助。

普通家庭如何防蛇?

虽然蛇在自然界对人类有益,但毕竟是一种让人害怕的动物。那么,用什么办法防蛇有效呢?

消防人员介绍,家里老鼠多就会有蛇,所以,市民要防蛇的话,最主要的还是把周边卫生搞好,没有老鼠也就没有了食物来源,蛇自然不会来。

根据外地经验,雄黄粉和驱蛇粉能对蛇起到一定“震慑”作用。因此,市民家里最好备一些雄黄粉和驱蛇粉,夏季放在一些蛇可能出没的地方。

“蛇还怕鹅!”市野保站工作人员介绍,在农村,一般养鹅的农户家中很少见到蛇,并不是因为蛇的身体接触到鹅粪便会腐烂,而是鹅极具杀伤力,遇到蛇,它会追着撵。

此外,市民在野外旅行、工作时,最好穿长裤、蹬长靴或用厚帆布绑腿,持木棍或手杖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夜间行走时要携带照明工具,防止踩踏到蛇体被咬伤。

选择宿营地时,要避开草丛、石缝、树丛、竹林等阴暗潮湿的地方。

还应常备解蛇毒药品以防不测。

我市每年有不少市民被蛇咬伤

“今年已收治5例被蛇咬伤患者。”医院急诊科主任方志成告诉记者,去年该科接诊毒蛇咬伤病例约40例,今年截至目前已接诊5例。该院药房备有抗蝮蛇蛇毒血清,能满足本地区最常见的毒蛇咬伤救治需要。因此,被蛇咬伤后只要抢救及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医院急危重症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虎年介绍,去年1月至今,在该院救治的被毒蛇咬伤患者约20例。目前,该院抗蝮蛇蛇毒血清准备充分,毒蛇咬伤患者常规24小时内使用1-2支,可保证需求。

被蛇咬伤后如何自救?

随着气温升高,各类蛇的活动更加频繁,因此在有蛇出没的地区活动的人,学会防止被毒蛇咬伤和被咬后如何急救是非常必要的。

蛇毒按性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主要含神经毒。人被咬伤后,伤口局部无炎症表现,仅有轻微刺痛、微痒、麻木。全身中毒症状一般在被咬后1—6小时才开始出现,一旦出现,病情发展迅速,会出现全身不适、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等主要含血循毒。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流血不止,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常有水疱、瘀斑。中毒严重者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少尿、无尿,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主要含混合毒。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周围红肿、疼痛,范围迅速扩大,伤口流血不多但很快闭合变黑,伤口周围有血泡。全身中毒症状于咬伤后2—6小时出现,常有困倦嗜睡、呕吐、畏寒、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心律失常等表现。

如何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

一是看蛇形: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纹,尾短而细;无毒蛇头多呈椭圆形,身上色彩单调,尾细而长。当然,最好将咬人的蛇打死,以供医生诊断参考。

二是看伤口:毒蛇咬伤的伤口表皮常有一对大而深的牙痕,或两列小牙痕上方有一对大牙痕,有的大牙痕里甚至留有断牙;无毒蛇咬伤则无牙痕,或有两列对称的细小牙痕。

如果蛇咬伤发生在夜间无法看清蛇形,从伤口上也无法分辨是否为毒蛇所伤时,万万不可等待伤口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此时必须按毒蛇咬伤进行处理。

被毒蛇咬伤后,不要奔跑走动,这样会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东西绑扎伤口的近心端。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故绑扎无需过紧,它的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次,每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以洗掉伤口外表毒液。如果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它尖锐物挑出,使用前最好用火烧一下以消毒。

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或急救条件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用火烧伤口进行急救。而用冰块、冷泉水或井水局部冰敷或浸泡伤肢,可减慢蛇毒的吸收。

经过现场处理的伤员要尽快用担架、医院进一步治疗,以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文、图/记者谭祥军特约记者袁占彪编辑:艾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3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