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蛇 >> 王蛇的天敌 >> 健康养殖蛇该怎么养殖呢
蛇,身体细长,呈圆筒状,通身被覆鳞片;四肢退化;无眼睑,视力低下;无耳孔,无鼓膜,但具有内耳及听骨,对地面振动声极为敏感;嗅觉十分灵敏。蛇类的体型大小相差悬殊,小的体长仅10cm,体重只有几克,而最大的蟒蛇体长达10m以上,体重可达75kg。蛇类的体色和斑纹也因种类不同而不同。
人工养殖的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两大类,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在于毒蛇有毒腺和毒牙。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经济无毒蛇种类主要有蟒蛇、黑眉锦蛇、赤链蛇、百花锦蛇、王锦蛇、乌梢蛇等;经济毒蛇种类主要有蝰蛇、滑鼠蛇、灰鼠蛇、三索锦蛇、眼镜蛇、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蝮蛇、尖吻蝮蛇等。养蛇场主要分布在江西、广西、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山东等地。
生活习性
1.栖息环境;蛇属于变温动物,其栖息环境因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大多喜欢栖息于温度适宜(20-30℃)、靠近水源、觅食方便和隐蔽性好的环境中,常见于落叶下、树枝上、岩洞内、石堆、草丛、山区水沟边及田野中,以洞穴为安身之所。
2.活动规律;蛇的种类不同,其活动规律有明显的差异。昼行性蛇类如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喜欢白天活动觅食:夜行性蛇类如金环蛇、银环蛇等,昼伏夜出;晨昏性蛇类如尖吻蛇、蝮蛇等,喜欢在弱光下活动,常在傍晚和阴雨天出来活动觅食。
3.食性;蛇为肉食性动物,喜食活体动物,如昆虫、泥鳅、小杂鱼、蛙类、蜥蜴、鸟类、鸟蛋、鼠类等。此外,有些蛇种(如眼镜王蛇、王锦蛇等)也捕食其他蛇类。蛇的食量大,一次可吞下为自身体重2倍的食物,一次饱餐后可以10天乃至半个月以上不进食。它的口可张大至°,能吞食比自己头大几倍的食物。蛇的消化能力和耐饥饿能力都很强,被其吞食的鼠类、鸟类等除羽毛以外,都能消化掉,在有水无食的情况下,几个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但有水无食时耐饥饿时间大大缩短。
4.蜕皮;蜕皮是蛇类的大特点,从头到尾,蜕去皮肤的角质层。蜕去的皮呈长管状,中医称“蛇蜕”或“龙衣”。蜕皮后,蛇的身体便随着长大。蛇每年蜕皮3次左右,年幼的蛇或食物丰富时,生长速度较快,蜕皮的次数也较多。蜕皮期是幼蛇饲养的关键阶段。幼蛇出生后7-10天开始第一次蜕皮,第13天蜕第二次皮。蜕皮时,蛇不食不动,刚蜕完皮的幼蛇皮肤易感染病菌,必须精心管理,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5.冬眠和夏眠;一般气温降至13℃以下时蛇就开始冬眠,进入冬眠的时间也随性别、年龄不同而异。冬眠的场所一般都在冻土层(离地面1m)以下、干燥的洞穴中。冬眠时,蛇不食不动,缓慢消耗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最低需要。药用蛇类的群居冬眠特性有利于保温和维持蛇体湿润,对提高蛇的成活率和繁殖率均有益处。与冬眠特点相似,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南方蛇类,往往在炎热的夏季也要休眠,称夏眠。
蛇的养殖
1:
引种
蛇的引种择春、秋两季。蛇的规格为:小型品种-g、中型品种-g、大型品种-g.引种时做好蛇的健康检查,避免引进不健康的蛇。健康蛇的标准:皮肤有光泽、色泽标准、肌肉丰满、凶猛有神、伸缩较快。
2:
幼蛇的饲养管理
蛇自卵中出壳或自母体产出至第一次冬眠出蛰前为幼蛇期。幼蛇第1-2个月内,可饲养于水缸或木箱内,底铺沙泥、草皮,放置砖瓦、水盆,供幼蛇藏身、饮水。幼蛇管理:蛇房、蛇池温度保持在23-28℃,相对湿度30%-50%。饲养密度根据蛇种、日龄等确定,一般蛇体总面积约占养殖场地面积的1/3。
3:
成蛇的饲养管理
育成蛇是指第一次冬眠出蛰至第二次冬眠出蛰前的蛇,时间约为1年。育成蛇管理比较粗放,可在蛇箱内饲养,也可在蛇房、蛇池饲养。饲养密度一般为10-15条/m2。投饵周期一般为5-7天,投饵量每蛇每次30-70g.饵料注意质量,做好搭配。第二次冬眠出蛰后的蛇为成年蛇,开始进人繁殖期。在进人交配前2-3周,应将种雄蛇按“2雄10雌”的比例放人雌蛇箱内,随时观察种蛇交配情况,待雌蛇已全部交配,及时取出雄蛇。雌蛇交配后2个月左右产卵,卵胎生蛇类3-4个月产仔。为提高蛇卵孵化率,要随时收集蛇卵,放入孵化器中人工孵化。商品蛇的育肥:加大投饵频率,每3天投喂一次,投饵量为蛇体重的1/5,经1.5-3个月育肥,可作为食用或药用产品出栏。
卫生与安全
蛇场、蛇窝要经常打扫,清除食物残渣、粪便等,注意饲料、饮水卫生,发现病蛇及时隔离治疗。搞好安全防范措施,进场穿防护衣裤,携带捕蛇工具,不宜徒手捕捉,管理中要防止被蛇咬伤,养殖场应常年备有蛇伤急救药品,一旦被蛇咬伤要及时治疗,切勿延误。要注意防止蛇的天敌(如鹰、刺猬等)进人蛇场。经常检修围墙、门窗,发现洞隙应立即修补。放养蛇的数量,应经常查对,发现缺少要立即查明原因,如毒蛇逃走,应及时追捕以免伤人。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白雪影
审稿:王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