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蛇

他不是哈利middot波特,却能读懂

发布时间:2022/5/9 20:29:45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谈蛇色变?”承认吧,人们对蛇的了解少之又少。

盛倩玉图

受访者提供人物图

孙海摄

编辑

王琦璋

即使是坐在城市的咖啡馆里,张亮也会不自觉地把眼睛瞄向窗外的绿化带,以期发现一些有趣的爬行动物。

他是一位科普作者。在微博中,张亮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蛇语者。在线上线下进行蛇类知识科普时,经常有网友发出一些蛇的照片让他鉴定,或是蛇类爱好者在他发布的精美蛇图下惊叹连连。

“副业”以外,他的正式身份是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两爬专家。年,张亮进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负责两栖爬行类研究相关研究课题,至今已经发表文章30余篇,主编专著6部,科普读物1部,发表两爬新种6个。

年10月,由黄松教授主编的《中国蛇类图鉴》正式出版,以赵尔宓院士的《中国蛇类》为基础,以中国蛇类系统进化树为序,介绍了种中国野生蛇类,采用“一蛇九图”理念,全方位展现中国蛇类的形态特征。

《中国蛇类图鉴》发布现场,从左到右分别为主创:丁利、黄松、张亮

作为《中国蛇类图鉴》的编委,张亮把自己十多年来在华南地区拍摄的蛇图悉数奉上,光是供图、校正、审核的时间超过一年——“我的书架上摆放着许多国外出版的蛇类图鉴,价格很多都在千元以上,中国地大物博,漂亮的种类不计其数,当然也应该有一本自己的内容专业、图片海量的蛇类图鉴。”

懂“蛇语”的人

“我见到它动了!不是普通种类哦,是一条白色的银环蛇。”

“是白化个体。”

“小心点才行,银环蛇在晚上很容易咬人,现在是它最活跃的时候。”

年,广州某片区,有钓鱼客反应经常能看见蛇。国庆期间,张亮和好友决定前往探秘,竟在草丛中发现了一条罕见的白化银环蛇。以上是二人在蛇前的对话,语气难掩兴奋。

点击下面视频:野外发现的白化银环蛇(来源:Bilibili网站)

白化银环蛇,图自微博

蛇语者,视频来源:NVS自然视觉

探访结束后,二人将拍摄到的视频结合科普知识一同发布到网络,并为视频取名为“偶遇全村吃饭蛇”,很快便有网友留言惊叹,“白素贞现身!”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担心或是不解,“注意安全”“为什么要叫全村吃饭蛇?”

张亮解释,“全村吃饭蛇”是来自蛇吧的说法——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家里若有红白喜事,就会请全村的人前来坐席。由此而来的“全村吃饭蛇”,意指这样的蛇毒性凶猛,被咬后家人只能为其举办葬礼。

银环蛇曾位列中国毒蛇排行第一,一毫克的毒液可致人死亡,是当之无愧的“全村吃饭蛇”,除此之外,名列“全村吃饭蛇”还有剧毒的眼镜王蛇,金环蛇,眼镜蛇等等。

普通人不了解蛇的习性,分不清什么样的蛇有毒,什么样的蛇无害,却或多或少听过一些毒蛇的名字和惊悚故事,本能地感到蛇等同于“危险”。

而张亮的工作,需要频繁深入野外环境,从事蛇类资源调查、监测与记录。他参与过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东莞银瓶山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珠海野生动物本底调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专项调查、罗浮山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东莞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等科考项目等。在长久与蛇接触的过程中,张亮被毒蛇咬过,但他清楚知道,蛇其实怕人,只要不主动招惹,蛇也不愿发动攻击。“很多咬伤其实是在人们不小心踩到蛇,或者捕捉蛇时发生的。”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两爬专家、广东省动物学会会员、“蛇语者”张亮,孙海摄

面对蛇时,张亮保持平和心态,互动往往是可控的,“蛇不会说话,没有外耳,也不会听你说话,我们如何与它沟通?重要的是了解,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了解它们的习性,懂得一套‘蛇语’。”这也是张亮“蛇语者”名字的由来。

他认为,国人对于蛇的恐惧,更多时候却是“被教育”出来的。“成年人总是告诉孩子,蛇有多么恐怖,却不教孩子如何识别和应对。”张亮说,恐惧源于无知。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是劳伯勋教授撰写的一本《蛇国探秘》为张亮打开了“蛇国大门”。还不满十岁的他,读完此书大受震撼,因为书中介绍的蛇有个性有故事,和大人们口中的蛇“完全不一样”。

这本囊括了蛇的进化分类与科学知识、世界范围的蛇文化以及蛇的神话、奇闻的作品,让童年的张亮对蛇的力量感与生命力感到着迷——蛇的世界如此神秘和美丽,“它们虽然没有四肢,却能完成爬行、攀爬、潜水、甚至滑翔在内的各种活动;很多人叫它冷血动物,好像很‘低级’,但蛇却从未停止演化,各种“先进装备”能够猎杀所谓的高级动物。”

“人类一直在改造这个世界,而蛇却能不断地适应这个世界。”30年后,张亮的生活早已与蛇难解难分,他在个人博客中写道,“儿时与蛇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完美的冷血生灵,至今令我热血沸腾。我的梦想就是奔赴各地的荒野、高山、深谷,搜寻千姿百态的蛇,记录下这些美丽的动物。”

不必“妖魔化”蛇

除了动物资源调查和动物监测工作,近十年来,张亮还在网络平台中向公众积极普及蛇类及动物知识。微博之外,张亮还与朋友一同运营了问野岭南、NVS自然视觉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