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得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非洲,可以说是动物的聚集地,有臭名昭著的“非洲二哥”斑鬣狗,强壮的“非洲一哥”狮子,还有悠闲的长颈鹿和美丽的火烈鸟等等。但是在这个非洲动物界中也流传着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传奇,而主人公当属一种可以“手撕眼镜王蛇”的小型动物,它就是素有“平头哥”之称的蜜獾。小小“平头哥”“平头哥”蜜獾是非洲众多动物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将,为什么叫它“小将”呢?是因为它的体型在非洲这个大家庭中,可以说是非常小的,通常只有几十斤,但对于我们熟悉的狮子,鬣狗,毒蛇,猎豹来说,这个毫不起眼的蜜獾却令不少动物都感到头疼。虽然说蜜獾名字中带有獾字,但其实它是实实在在的鼬科动物,对于蜜獾来说,非洲广阔的草原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另外,也有一些蜜獾生活在雨林,甚至沙漠中,所以在整块非洲大陆上,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平头哥”这个称号的由来,则是因为蜜獾背部呈现出灰白色的毛发,头部较扁平,身形瘦长,耳朵也紧贴于头部两侧,整个面部看起来较为扁平,类似于平头这样的发型。来者不拒虽然蜜獾的身姿很小,但是“平头哥”这个称号中的“哥”可不是空穴来风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毒蛇,在“平头哥”面前,也不过是一顿美味佳肴。1.5米以下的生物,对于“平头哥”来说都不在话下,无论是非洲岩蟒还是毒蛇,都可以在蜜獾的一顿熟练的操作下变成一根根“辣条”。除了爱吃毒蛇,蜜獾对很多食物也是来者不拒,包括腐肉、浆果、坚果等都会食用。但蜂蜜与蜜蜂的幼虫才是“平头哥”的心头挚爱。在它捕食蜂蜜的时候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蜜獾在寻找蜂蜜的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些时候几天都找不到一个蜂窝,而就是这些“挫折”让蜜獾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黑喉响蜜鴷。这种鸟总是能准确地找到蜂窝的位置,在发现蜂窝之后就会发出叫声吸引蜜獾的注意,蜜獾在黑喉响蜜鴷声音的指引下,能够轻易找到蜂窝,然后就会用自己的爪子破坏蜂巢,与黑喉响蜜鴷共进这餐美味的食物。那大家就会不禁产生出一个问题,在蜜獾破坏蜂巢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受到蜜蜂的攻击呢?蜜蜂当然也会攻击蜜獾,但却拿蜜獾没有办法,因为蜜獾有着厚实的皮毛,甚至有传闻说它们全身最厚的地方能达到五厘米,有着这样的天然“厚外套”,自然也就不怕蜜蜂们的叮咬了。树敌众多在非洲生活的动物们其实每天都要面临着来自各种各样的危险与威胁,捕猎与被捕猎对于它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而狮子,鬣狗,豹子等作为非洲草原上的数一数二的恶霸,牢牢地占据了食物链顶端的位置。而对于“平头哥”蜜獾来说,它的身材简直是可以用娇小两个字来形容。别的大型动物咬合力通常都能达到公斤,能轻松地穿过猎物的头颅,而嚼碎一只小小的蜜獾更是不在话下。因此,蜜獾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敌人可谓不少。还有人们所熟知的猎豹,在人们的印象里猎豹可能只捕食那些看起来高大肥硕的羚羊、水牛之类的动物,但其实这小小的蜜獾也早被猎豹列入了菜单之中。只不过猎豹捕猎的时候对体力和能量的消耗非常之大,蜜獾身体大多都是毛发,细长的身体能够比较容易地逃脱猎豹的追踪,可以“一溜烟儿”就钻进洞穴之中。还有像“非洲二哥”鬣狗这样的捕食者,因为鬣狗是群居动物,它们一般捕食都是群体出动,而且鬣狗的咬合力是远超人们的想象的,超过公斤的咬合力在猎物身上撕下一大块肉简直不成问题,而落单的蜜獾一旦被盯上那自然是逃不过被捕食的命运。但除了这些动物以外,还有一种动物可以算是“平头哥”蜜獾的死对头。黑背胡狼作为“捡漏者”经常跟在蜜獾身后等到蜜獾吃完后,吃剩下的,而且黑背胡狼还经常趁雌性蜜獾不在家时,跑去捕杀蜜獾的幼崽。据科学家说,黑背胡狼捕食蜜獾幼崽的行为,并不是以捕食为目的的,而是以减少竞争者为目的。虽然蜜獾树敌众多,但在科学家的观察记录中发现其实蜜獾被捕食的几率很低,那人们自然会萌发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蜜獾竟会有如此能耐?豪横的“资本”敢在非洲各大恶霸面前有恃无恐,甚至把自己那暴躁不服输的性子发挥到极致,“平头哥”自然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相比起具有优秀逃脱能力的羚羊、角马等,蜜獾奔跑的速度每小时就只具有13千米左右,当被捕食的时候,跑不过就会选择正面刚。虽然说蜜獾身体娇小,但是它的足部有着五公分左右的坚硬长爪,可以轻易地抓伤捕食者并留下一道深深的血印。虽然它没有着猎豹、狮子那样长长的獠牙,没有那样强壮的咬合力,但蜜獾的牙齿可以说是非常的锋利,能轻松刺穿猎物的皮毛。而且蜜獾还拥有着“天然的厚外套”能在被捕食者撕咬时抵挡一部分的攻击。而扁平的身体也能够在被攻击时快速躲避,即使在被咬住的时候也能以灵活的姿态扭过身体反咬对方一口。在双方对峙的时候,蜜獾也展现了聪明的一面,因为在体型上与对方相差较大,所以蜜獾一般不会选择对方的头部进行攻击,而是选择一些脆弱的地方,例如选择对方的生殖器、嘴巴、鼻子等部位。这些攻击手段把平头哥“小流氓”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它们反而以此为荣,在非洲草原上,手段是智慧的象征,活下来才是唯一的荣誉。除了擅长“阴损”的攻击方式外,它们还有一项“开挂”能力,那就是免疫蛇毒的能力,这可是任何一种非洲动物都羡慕不已的。非洲大陆上的毒蛇能够在这片险恶的土地上生存下来,自然也不是浪得虚名的。诸如黑曼巴、加蓬蝰蛇这样的“杀手”,任何动物被它们咬中几乎都抗不了2个小时。但是这些剧毒的毒液进入蜜獾身体之后,毒液里的神经毒素和生物碱都不会在蜜獾血液里发生剧烈反应,这可比人类免疫系统的功能强大多了,所以蛇的毒液基本不会对蜜獾有所伤害。所以便有了蜜獾食用完毒蛇后倒地不起,在四五个小时后又重新站起来的传说。爆脾气有着如此优秀的基因,蜜獾自然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暴脾气,尤其是在领地受到入侵的时候。只要有外敌踏进蜜獾的领地,它立马就会有所察觉,并且依仗自己有着“天然的厚外套”对闯入者发动猛烈攻击,迫使闯入者离开自己的领地。由于蜜獾的新陈代谢速度很快,因此它对于能量的需求也非常的大,常常为了食物在外面奔波。如果恰好有动物来争夺自己的食物,那么蜜獾将会毫不犹豫地主动出击,抢夺自己的食物。“平头哥”蜜獾会把任何可能对自己有危险的动物都视为威胁,因此神经性也是它的一个标签。曾经就有过这样的案例,在一家非洲的动物收养所里,蜜獾因为自身的暴躁性和狮子打了一架,而原因就只是因为狮子在当时的众多动物中看了它一眼,这立刻让原本暴躁的蜜獾变得具有攻击性,以至于它连夜在栅栏底下刨出一个洞钻出笼子与狮子打了一架,这件事情也给蜜獾贴上了“记仇”的标签。除了以上说到的外,在蜜獾的幼崽时期,也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这可能也是因为蜜獾性子急脾气爆的原因吧。为了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非洲大草原上生存下来,这个身形娇小的动物,用自己的全身力气去对抗遍布整个非洲的动物。在那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拼上自己的全身力气也要与之搏斗,给对手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遇强则强的狠劲给非洲大草原上又增添了一份力量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