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蛇

在农村路边植物上经常能看见的一团白色泡

发布时间:2023/6/11 9:33:27   

小时候经常能在农村路边植物上看到一团白色的东西,童年无忌的我还经常拿棍子将它们挑飞,那形态和颜色与洗衣服时产生的泡沫简直如出一辙,而且在农村基本无人敢用手直接去触碰它们。

由于这种泡沫频繁出现在一种叫作蛇莓的草本植物上,所以很难打消人们心中产生的将这类东西与蛇相关联的念头,农村老人也经常变本加厉的说道,这种泡沫是毒蛇吐的口水,是有毒的,不能触摸,还有的人说这种泡沫是蟾蜍的毒液。

桑树上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泡沫,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吃桑葚,但是当大人说这是蛇爬过的痕迹,蜗牛的痕迹,甚至还有说蚂蚁的吐沫之时就开始有点抵触,少吃了好多桑葚,巨亏。

总而言之,在一切真相未大白之前,这种在植物上虽然并不少见的白色泡沫却依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这类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来揭开这个秘密。

它们会不会真是蛇或蟾蜍的口水?

走在路边看到这种白色泡沫,我相信每个人心中第一时间会闪过的一个念头,就是谁这么没有素质,随地吐口水,紧接着便掩鼻或转头加速离开这里。

偶尔观察细致的人就会发现,这种东西和人类吐出来的口水还真不一样,首先是这一团白色泡沫所占空间比较大,除非是有人刻意且蓄力为之,否则基本上没有人能将口水吐得如此到位。

因为人类的口水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泡沫只是附带的成分,无法长时间积聚,它们会顺着植物的枝叶或主干流走,而不是长时间地保留在植物的枝叶之上。

其次,这团白色泡沫由密密麻麻的微型气泡组成,且颜色白得不同寻常,看上去不太像是我们所熟知的动物,包括人类自己所吐出的口水,倒像是动物在中毒或者过敏反应之后由嘴而出的泡沫。

那么这些泡沫会不会是农村老人经常讲的是毒蛇或者蟾蜍吐出来的口水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毒蛇并不会吐口水,这是由它们自身独特的构造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要想分泌口水就必须要有唾液腺这个器官,但是毒蛇的唾液腺体却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演变成为了毒液腺,主要位于它们的上颚处且与空心管状毒牙相连,所以蛇并不会吐口水,只会喷射毒液。

而且毒液这个东西,对毒蛇来说是十分珍稀之物,一方面,这个东西是毒蛇自保的武器,另一方面,毒蛇每次所能产生的毒液少的可怜,一只成年的眼镜王蛇所产生的毒液也只有到毫升,其他小型的蛇类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它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将这些毒液浪费在对自己基本上毫无威胁的植物之上。

再者,毒蛇的毒液中含有蛋白质,多肽等多种成分,应该是带有较为明显的淡黄色或淡青色,而不是我们看见的,那些植物表层覆盖的雪白色泡沫。

毒蛇的嫌疑我们暂且排除了,那么它们会不会是蟾蜍吐出来的口水呢?

更不可能!因为蟾蜍的口水非常黏稠,有一名叫埃诺尔的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证实蟾蜍口水的粘度是人类的几万倍且摸起来的手感就像是人类嚼过的口香糖。

众所周知,青蛙或蟾蜍在捕猎时,通常都是用舌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猎物卷入自己的腹中,青蛙或蟾蜍的舌头之所以如此强大,覆盖在它们舌头上的黏糊糊的口水功不可没,这些液体兼顾流体和固体的性质,让我们能联想到一个词,叫作非牛顿流体。

带有这种性质的口水,能不能被蟾蜍吐出来是一回事,就算吐出来,也不太可能形成我们眼中所看到的白花花的,具有诸多微型泡沫的液团。

那这些白色的泡沫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谜底就在这团白色泡沫之中,要想揭开这个谜底,只要我们轻轻拨开这团白色的泡沫,自然也就见分晓了。

没错,它们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东西,也没有农村老人口中所说的那么恐怖,这团泡沫是一种叫作沫蝉的昆虫的杰作,只要挑开这团白色泡沫,就能看见一只正撅着屁股左右摇摆,忙于生产泡沫的沫蝉。

因为自身没有太好的抵抗天敌的技能,沫蝉的若虫只能施行“打不过,躲得起”的防御战术,因此它们有个绝招,那就是用其腹部产生的黏液以及尾部产生的体液与空气充分接触搅拌形成泡沫,用来隐藏自己的身体,以避免被天敌看见,这个也被叫作泡沫掩体。

这团白色泡沫也不是沫蝉的口水,而是它们的排泄物。

沫蝉的整个童年基本上都会在这团白色的泡沫中度过,直到羽化成虫才会离开,躲在这里面既可以避免被天敌发现,同时也能保持自身的一个湿度,这团泡沫就像是一个温暖而又安全的摇篮,沫蝉的名字由此而来,人们又称其为泡泡虫,吹泡虫。

沫蝉若虫的体型很小很小,大概只有5毫米左右,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它们,但小小的身体却有大大的能量,植物上的那些白色泡沫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这群小家伙,又是如何制造出这团白色泡沫的呢?

首先,有个常识我们应该知道,沫蝉就像是大多数的蚜虫一样,以靠吸吮植物汁液为生,它们依附在草本植物的表面,一天的吃喝拉撒都将在这里进行。

一只成年的沫蝉,一天下来可以吸吮掉重量约为自己体重倍的植物汁液,这种行为对植物损害非常大,所以他们也是名副其实的害虫,被沫蝉吸食进去的汁液成为了它们生产泡沫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工作原理是,它们一边吃一边从自己的尾部排出所谓的“尿液”,与腹部末端带有一种类似于“洗洁精”性质的黏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再进入腹部类似于瓣的特殊器官中与空气进行搅拌,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像是吹泡泡一样,最终形成诸多的泡泡。

所以沫蝉每天的工作,除了吃喝之外就是生产泡泡了,这些泡泡就相当于是沫蝉的卵巢,有色无毒,只是沫蝉的一些正常排泄物而已,无需讶异,据一些口味重的人反馈道,这些泡沫吃起来带有一股苦味。

总结

虽然沫蝉和大多数跳蚤一样,是自然界的跳高能手,能在极短时间之内跳到比自身身高高出70倍的高度,但是,它们除了这个之外,能抵抗天敌的最好方法就只有修建防御设施了,因此,建造泡沫掩体便是沫蝉前半生致力于要做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再在路边草丛或一些植物枝叶上看到白色泡沫时,不要对其再怀有一种恐惧感和未知感,要知道,这团白色泡沫只是沫蝉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9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