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蛇

警惕最近云南多地蛇出没如不慎被咬一

发布时间:2023/3/16 16:53:31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1018/4275471.html

当前正值雨季

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

蛇经常出洞活动

最近在昆明市新闻路工作的李女士

就在路边一电动车保管站内“遇上了”一条蛇

吓得不轻……

遇上蛇的李女士赶紧向民警求助。

记者来到现场,只见这条蛇蜷缩成一团,正津津有味地咬着一把电动车的铁锁。

随后,民警抵达现场,用一根防暴警棍“引蛇出洞”。而这条蛇也很“配合”地缠在了警棍上。见状民警戴上手套,一手捏头,一手捏尾,制服了这条小家伙。

民警告诉记者,他们将把这条蛇交给森林公安处置。

近日

在云南宁洱县

也频繁出现蛇类擅闯民居的事件

这可把村民们吓得够呛……

“有蛇“钻”进了家,请森林公安来帮助抓捕!”8月21日下午宁洱县森林公安局分别接到2名群众的报警。

接警后,该局立即组织民警前往现场处置。在宁洱镇困峨村村民郭伟家中,经过仔细搜寻,民警在其堆放杂物的老房子里找到了盘踞在房梁上的“花背”蛇,在一翻较量之后,民警伺机夹住了它的“七寸”要害,将其成功捕获。

宁洱镇金鸡村村民李灵仙告诉民警,下午她和家人正在厨房吃饭,忽然听见院子里的狗一阵乱咬,还以为是邻居从旁边经过,当其出门张望时,发现一条“黑呼呼”的蛇在院场边爬过,自己被这名不速之客吓得不知所措……

在现场,根据李女士提供的情况,民警在院子里的鸡笼内找到了“黑蛇”,经民警观察,这条蛇疑似为眼镜王蛇。鉴于眼镜王蛇的危险性,民警制定了捕捉方案,一名民警在眼镜王蛇前吸引注意力,另一名民警迅速出击用捕蛇钳将蛇头夹住。

经鉴定,“误入”郭伟家的“花背”蛇为黑眉锦蛇,长1.56米,重1.98公斤。“误入”李女士家的“黑蛇”为眼镜王蛇,长1.26米,重1.45公斤,均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保护动物。

经确认,该黑眉锦蛇、眼镜王蛇无明显外伤,符合放生条件,8月22日,宁洱森林公安对两条蛇实施了野外放生,让它们重回大自然。

“蛇出没”一定要注意

4月-10月,蛇出没很频繁

每年从四五月份起,直到十月入秋,是蛇活动的旺季。不仅在遥远的乡坝头,城市里绿化得较好的公园、小区、或者各种草笼里,它都可能出现。

每天蛇“出门”也有高峰时段:

下雨之前下雨之后早晚时段

蛇咬伤现场,急救“5不要”

首先我们先见识一下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的蛇咬伤错误做法!

让受伤者跑来跑去!

蛇毒在体内的扩散,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的,而血液循环的速度与肢体的运动密切相关。如果剧烈运动,会促进毒素在体内的扩散。

正确做法是:

被蛇咬伤了,乖乖地睡着不要乱跑乱动。要避免受伤肢体活动,才能够减缓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延缓毒素在体内的扩散。如果条件允许,医院!

拿嘴巴去吸蛇毒!

武侠剧那些男主角被蛇咬伤了,女猪脚不顾自身安危用嘴巴将蛇毒吸出来的桥段,也真的是真蠢真爱了!

拜托大家千万不要做这种不靠谱、又耽误时间、还好心帮倒忙的事情了!因为口腔黏膜的通透性非常高,蛇毒可以通过口腔黏膜直接吸收到吸毒者的血液循环里面,让施救的人也中毒。

正确做法是:

管好自己的嘴,医院才是正经事。

随便去挤压伤口

好嘛我不用嘴吸,用手去挤伤口,把蛇毒挤出来就对了嘛!

医生:……(白眼.jpg)

蛇咬了的伤口滴点儿大,你想把蛇毒挤出来,怎么可能?蛇毒迅速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其它部位了,这样挤得干净?如果挤压排毒不当,反而还可能加剧毒液扩散!

正确做法是:

不要白费力气,伤口挤不得!

喝酒“消毒”、壮胆

有的人在被蛇咬伤之后,会被大家劝酒——“酒精本来就有消毒作用,闷两口,还可以壮胆!”

跟你们说,喝酒不仅壮不到胆,反而会加速血液循环,使毒素加快吸收。

乱抹草药

江湖中一直都有一些奇妙的草药偏方,反正传说中什么都可以医,被蛇咬伤也不例外。据说把这些草药弄成渣渣,敷在伤口上,具有消肿、止痛、镇静的作用。

然而医生们遇到的敷了草药的患者,十个有九个伤口都是遭了二次感染的!

正确做法是:

去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这是世界公认的唯一的解蛇毒的办法!

转自云南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688.html
------分隔线----------------------------